在本次会议中,团队成员安璐副教授和王平副教授都有论文被录取,且安璐副教授主持了一场分论坛。
— 安璐副教授 —
安璐副教授有1篇Completed Papers分论坛论文,题为Predicting the influence of microblog entries regard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1篇Chinese Papers分论坛论文,题为Predicting the Influence of Microblog Entries on 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s。
这两篇论文都是关于预测微博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影响,采用LDA模型提取微博中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的主题,构建了由用户、发布时间和内容特征相结合的微博预测模型,以预测微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并且最终结果表明这一模型的准确率达到88.8%。这一研究有助于有关部门了解高影响力微博的特征和模式,预防潜在风险。
另外,安璐副教授主持了一场Preliminary Papers论坛,主题为“文化遗产/社会化计量(Cultural Heritage/Social Informatics)”,在这次论坛中有4篇论文分享,内容包括泰国的社区参与棕榈叶手稿管理、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动漫收藏情况调查、美国费城促进社会正义的“青少年涉及之日”调查、以及中国社会焦虑与社会媒体使用之间的关系。
— 王平副教授 —
王平副教授有1篇Completed Papers分论坛论文,为Verifiability of Internet Citat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Journals in China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ccessibility。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国临床医学中期刊论文的互联网引用源的可获取性问题,发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论文趋向于引用互联网资源,但是这些互联网资源的可获取性随时间递减,因此建议确保引用源的可访问性。
另1篇是Chinese Papers分论坛论文,题目为Research on Digital Cur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DCERC model。在这篇论文中,作者结合LIS大学、北美研究中心的数字管控人员的联合培养机制、以及中国数字管控教育的发展实际需要,为中国数字管控教育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型。